day15◆4/26五 Giethoorn→Amsterdam
8:40幾的鬧鐘,感覺屋內只有我一人。9:00多去吃早餐,餐桌上只有我一份餐具,真的只有我住嗎?但昨晚有聽到隔壁房有兩人對話洗澡的聲音......
早餐很豐盛、很用心,麵包、吐司、果醬、火腿和起司、茶之外,還有一杯新鮮的柳橙汁、一顆有機水煮蛋,真感動!火腿和起司還用鋁箔紙包住籃子保溫。吃著早餐望著落地窗外,才發現外面下著雨!吃到快十點,趕緊回房整理打包,慢了十分鐘左右退房,跟高大愛笑的男主打聲招呼便出門去了。
 |
羊角村的房子屋頂都是這種材質,很天然:) |
氣溫降了不少,約莫不到十度了,還好有多帶外套和襪子。很幸運地,在出門時發現雨停了,便借了女主人的腳踏車,在這裡騎腳踏車真是另一番享受,從心底不自覺地開心笑起來。想來老天爺真是待我很好,在雨中給我一段天晴。
 |
綿羊~~ |
風很冷,騎著腳踏車約十幾分鐘到市區,但我記得網路上民宿說約走路十幾分鐘到......想必是用荷蘭人的長腿來算的腳程!XD 這次很快到看到info所在,但沒有提供火車時間表。在紀念品店逛一下,跟阿姆斯特丹的紀念品都一樣,但好像有稍微便宜一點,五張明信片才3.6歐。專屬羊角村的明信片很少且品質不佳,我努力想找到王賽門三年前寄到巴賽給我的明信片(是的!我會把羊角村排入行程都是他害的!(恩好吧害的好XD))但遍尋不著,若能把一模一樣的明信片寄給他,那真是十分有趣:)
 |
明信片常看到那個像風車的東西 |
 |
船也在船屋躲雨呢 |
回程時又下起了大雨,穿起雨衣。這時才發現得很小心騎,因為平路的小橋都只有窄窄的木板簡單的欄杆,龍頭一偏很容易摔入河裡,每經過一條我都會把這樣的念頭想一次(自虐...),還好上坡的橋就有完整的護欄,我常騎不上去,得下來牽,還真有一次我硬要騎上去,結果就是失去平衡摔在護欄上,還好有護欄擋住否則我就是連人帶車整個下河去了XD,本來想說反正附近都沒人,很醜地摔倒再拍拍衣服站起來便是,結果一抬頭,一輛大遊船迎面而來,上面載滿了華人......好糗......
 |
大雨落在小河上 |
雨天讓人不想多逗留,只得直接騎回民宿而沒有再探索其他的地方,還車時女主人忙著打掃內外,也不好意思多在民宿逗留了,只得拿著行李撐著傘往公車站牌走去,在寒風冷雨中等了半個多小時......
 |
這麼小的鎮上都有公車電子看板真是太方便了! |
這班公車一路坐上了一堆華人,為什麼華人對這裡情有獨鍾?還是為什麼都去同樣的地方呢?到了車站,剛好12:41,看到是這個時間的車次便決定上車了,其實即便我之前查的車次都是更早的(整個錯估連日旅程中早起的艱辛程度...),12點多的我只印了時間,沒印轉車資訊。上車後,用手上資料+導航+車上資訊觀察,確認這應該是固定班次,前幾班車應該路線時間都是一樣的,雖然過程中難免疑神疑鬼一陣,但還是照著先前班次的轉車方式,順利回到阿姆斯特丹。
 |
雨中,火車經過一排又一排風力發電機 |
已經下午兩點說,只好在車站買跟去時一樣的速食漢堡,AMS天氣也沒比較好,一樣濕冷,搭tram回旅館拿行李並用網路,skype給民宿主人Annette家沒人接聽,打手機會比較貴,就不想試了,便傳了簡訊通知說要出發了,一則才4點多台幣。昨晚在羊角村已先在app地圖上標誌好民宿位置及附近的站牌,靠著手機app地圖的導航及主人事先寄的說明,很順利地找到了。
這是我第一次使用朋友介紹的Airbnb網站尋找住宿,這個平台讓世界各地的人,將自己家中的空房、或是短期外出時,提供給旅人住宿,既可與當地人接觸、透過住家觀察當地人的文化,同時因為畢竟還是有金錢交易,故享有一定的品質保證,房客與房東也有互評機制,我都選有好評的房東,這真的像是收費的couchsurfing。當我實在找不到OK的hostel和沙發時,這是我的第三選擇,好處是只要是旅遊勝地,就一定還有選擇,不會「客滿」,因為提供住宿的人很多;壞處是,因為這些都是當地居民的房子,所以多半在離市中心頗有距離的住宅區,但因此,生活環境往往清幽安全,不必擔心夜半隔壁酒吧吵死人,也是個優點。最大的缺點大概是這個平台收的手續費可以高達17%。
民宿主人Annette非常親切,頭上包著好像剛洗完頭的大頭巾,始終掛著大大的笑容,帶著我介紹他的房子,房間不錯,但卻是在有個非常陡的樓梯上的二樓,陽台事實上是圍起來的,像監獄一樣,除了曬衣服之外別無用處,衛浴都在樓下,很不方便,這在事前是不知道的。到達時已四點,休息整理一下,請Anntte幫我查安妮之家開到幾點,竟開到晚上九點十點!Annette說,因為太多人參觀了。
 |
排安妮之家的人潮 |
五點多才出門,照著app地圖,搭tram25到Dam,因為太冷不想走,又搭了另一班tram一站,到Anne Frank
House安妮之家,一走去差點沒昏倒,長長的人龍,想必明天依然冷且只會更多人,無論如何還是得排下去,天色越來越暗,越來越冷,我沒吃正餐,只能靠著偷聽後面三五個西班牙男女聊天來打發等待時間。等了四十分鐘左右,總算進去了。
 |
Westerkerk西教堂 |
小時候最愛的書之一就是《安妮日記》,還學她把自己的日記命名為綺蒂,就像有個對象傾訴、宣洩般。如今真的來到安妮當時所躲藏的密室,看著那些照片、影片、舊物、甚至原來的手稿日記本!一段段節錄的文字,讓我情緒十分激動。194幾年,二次大戰期間,其實沒有想像中遙遠。那些躲在阿姆斯特丹此處的猶太人、那些資助他們的荷蘭人,我竟然與他們在同一個空間,感受他們的故事。人類屠殺人類的愚蠢殘暴、人類不顧自身彼此援助的偉大、人類在困境中努力生存的生命力,都在這裡交織著。我一直處於激動情緒之中,幾度哽咽幾度落淚。
 |
安妮之家Anne Frank Huis |
最後一個互動展間很特別,每段影片都描述一個當今爭議的問題,每個座位旁邊有個+和-的按鈕,讓觀眾投票贊成或反對,結果會把正反方的比例馬上顯示在螢幕上。問題有:
法國一知名樂團公開表明恐同立場,在歌詞中大罵同志,甚至因此在音樂會開始前被法國政府介入禁止演出,究竟,人人有表達意見的自由,政府不該干預?還是政府的確應該出面保護「弱勢」?
荷蘭是個同志可合法結婚的國家,但負責審理的官員,可否因其本身的立場(例如:宗教)而拒絕受理?
納粹的標誌是否該被禁止使用?教室是否該禁止放十字架?警察、法官等執法人員是否能穿戴某些宗教要求的特殊裝束(如頭巾)或不該顯示其宗教、種族身份?
這些議題都非常有討論性,我一開始很新鮮地快速地按下按鈕表達自己的意見,但之後卻再也無法按下+或-,這並非如此容易的是非題,而是非常為難,兩邊都各有其理。帶著複雜、感動的情緒、激盪過的思考離開。
謝謝安妮。
 |
一整排的腳踏車,讓我想起在臺大的日子,多少個夜晚從總圖出來,也是這樣的景象:) |
明天除了買東西之外沒啥事了(雖然還有非常多可看的)。我的太陽用完了嗎?接下來柏林也都不到十度的樣子@@
AM1:04!!! so~~late~~!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